翻越脱贫路上六盘山 | 隆德: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启航新征程

特别推荐 2021-04-26 09:32 宁夏日报客户端

启航新征程.jpg

隆德县地处宁夏南部、六盘山西麓,曾属国家重点贫困县和六盘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

脱贫攻坚期间,隆德县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狠抓责任、政策、工作“三个落实”,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2016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19.5亿元,促进精准扶贫到村、到户基础设施全覆盖;创建“三带四联”产业扶贫机制,建成扶贫车间49个,村集体经济创收4870万元,88%的贫困人口通过发展草畜、中药材、冷凉蔬菜等特色产业脱贫致富,5000多名贫困人口通过公益性岗位、园区就业稳定增收,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21.6%。

建立医疗兜底、控辍保学、教育资助、残疾人“托创”等全方位脱贫兜底防返贫政策体系,全县10167户39612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回顾过去,隆德县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蓄积了强大潜能。

站在新起点,隆德县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认真贯彻落实“四个不摘”,健全体制机制,落实保障措施,全方位巩固扩展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奋力谱写“十四五”发展蓝图。

花香漫六盘 (1).jpg

1

全县一心战贫奔小康

脱贫攻坚以来,隆德县委、县政府全面统揽思想认识、组织机制、人力财力、目标考核、用人导向,全县精力向脱贫攻坚聚焦,形成攻坚克难、决战决胜的强大合力。

对党政领导干部、扶贫系统干部、第一书记、乡村干部开展轮训,提高各级干部政治站位。县委、县政府带头肩负起“县抓落实”政治责任,不折不扣落实县乡村三级党组织书记抓脱贫攻坚责任制,把主体责任、第一责任扛在肩上,实现了县委书记遍访贫困村、乡党委书记遍访贫困户全覆盖。

扶贫开发领导小组11个专项工作组各司其职,县级分管领导挂帅,职能部门履职尽责,围绕行业扶贫三年行动方案,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及产业、就业、金融等重点工作,开展了“百日攻坚”“十项清零”“十个专项行动”“四查四补”“大干100天,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等专项行动,全面排查整治“三落实”方面的问题,确保各项涉农扶贫政策落地生根。

《美丽的隆德》李有璋.JPG

乡村两级扶贫工作队持续发挥作用,牢固树立“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理念,实施农村基层党建“6322”工程,选育、储备村级后备干部271名,夯实组织基础,充分履行脱贫攻坚党组织带头人责任。

持续深化“321”帮扶机制,坚持县级干部包扶3户,科级干部包扶2户,一般干部包扶1户的“321”帮扶机制,全县2761名干部包扶贫困户全覆盖,保持队伍不撤、力度不减、温度不降。积极发挥驻村帮扶作用,从区、市及各行业部门精准选派优秀干部297人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实现行政村驻村帮扶全覆盖。2016年以来,各帮扶单位共投入帮扶资金1.66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

持续发挥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中央定点帮扶。2016年以来,福建省和厦门大学先后选派9名挂职干部、168名专业技术人才到隆德县开展帮扶,累计投入资金2.1亿元,减贫带贫2万余人。累计引进企业54家入驻园区,吸纳就业2500余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22人,取得了显著成效。

建立扶贫领域督查巡查管理办法,对各乡镇、部门工作完成情况督查评估,对工作落实不力、帮扶不到位第一书记和帮扶责任人进行调整,确保扶贫干部真正把心思用在扶贫上。

图56:工业园区人员务工.png

2

两不愁三保障全达标

多年来,隆德县始终秉持为民宗旨,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人民生活品质显著提高,累计投入105亿元发展民生社会事业。

加大控辍保学力度,落实教育扶贫政策,通过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高中学生免除学杂费、中职学生“两免一补”和中、高职学生“雨露计划”等途径,实现贫困户家庭学生教育资助全覆盖,有效减轻贫困户教育负担。全县适龄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和巩固率均达到100%,义务教育阶段无因贫辍学学生,有效阻断了贫困代际传递。

全面落实健康扶贫政策,深入推进“三个一批”分类救治,落实“一免一降四提高一兜底”“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全县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等制度保障范围,常见病、慢性病在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能够获得及时诊治。医疗服务提质控费成效明显。

安排家庭医生入户检查身体.JPG

深入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档立卡户实现应签尽签,重点人群履约服务到位,贫困人口年度住院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不低于90%,或当年住院自付医疗费用累计不超过5000元,有效减轻贫困户就医负担。

以“建档立卡户、低保户、分散供养特困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四类对象为重点,采取“农户自筹、政府补助、政策扶持、社会参与”的方式,累计改造农村危房2.4万户,实现农户安全住房全覆盖。

精心实施农村人饮解困、人饮安全工程,累计完成自来水入户3.17万户,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42处并全部安装了消毒设施,实现了饮水安全工程全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自来水入户全覆盖、水质全部达标。

通过提供公益性岗位,实施农村老饭桌、医养结合等民生新举措,城乡低保2次扩面4次提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全面提升。

《小康路上有“牛劲”》   (5).JPG

3

脱贫路上一人不落

建立了“四个10户”精准识别比对机制,针对各村一般户中情况最差的“10户”、脱贫户中发展最好的“10户”和最差的“10户”、贫困户中最差的“10户”,精准核查比对,发挥了脱贫示范户的示范带动作用,有效激发了贫困户自主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彻底解决了漏评、错退问题,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人都不掉队”。

按照“普惠+特惠”原则,出台特色产业扶持政策,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致富带头人)+农户”等多种发展带动模式,通过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特色产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到38%以上。

创新“三带四联”产业带动模式,对单老户、双老户、兜底户等特殊困难贫困户,通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产业大户带动,形成“联业得薪金、联股得股金、联产得酬金、联营得租金”的利益联接方式,共帮带特殊困难群体1587户。

发展产业.JPG

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抓手,探索“535”运行管理、联席协调等机制,全县99个行政村集体经济发展全覆盖,村均年收益5万元以上。2020年,隆德县被确定为第二批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典型经验交流单位。

建立“企业订单、培训机构列单、培训对象选单、政府买单”机制,通过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等各种场合开展实用技能培训,转移就业6.5万多人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家庭有1到2人接受技能培训,实现培训1人,就业1人,脱贫一家的目标。

加大生态补偿脱贫力度,设立生态护林员、环境保洁员等公益性岗位,安排2492名无法离乡、无业可扶的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实现生态效益和贫困户增收双赢。

采取“政府投资+社会帮扶+企业自筹”和“村建、企用、乡管、县补”的模式,建成人造花、小杂粮、手工醋等农村扶贫车间49个,带动留守妇女、有基本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在“家门口”就业,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

图60:移民新村.png

4

多措并举促共同富裕

“十三五”期间,累计投入1.03亿元,通过集中安置、购买商品住房形式,妥善安置居住分散、交通不便、水电配套不完善及地质灾害险点的贫困户429户1831人。

按照“移民搬迁+产业配套”的模式,为生态移民户建设暖棚圈舍,在移民村建成人造花、农副产品加工等扶贫车间,带动移民就近就业。建立“村集体经济+移民”的带贫减贫模式,通过入股分红带动182户移民发展产业,确保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可致富。

落实免担保、免抵押、贴息的金融扶贫小额信贷政策,累计为贫困户发放小额信贷8.6亿元,有效解决了贫困户发展产业资金短缺难题。同时,为所有贫困户购买意外伤害险、大病医疗补充险和特色种植养殖险等扶贫保险产品,做到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保”全覆盖,有效降低发展致富风险。

《脱贫之路》组照 (1).jpg

推进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政策“两线合一”,建立以民政低保、临时救助、特殊津贴为主体,以社会帮扶为辅助的综合保障体系,将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贫困人口、农村低收入家庭、家庭主要成员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生活自理能力、因病因残等致贫、返贫人员全部纳入农村低保范畴,做到“应扶尽扶、应保尽保”。

建立“三留守”人员关爱体系,通过农村敬老院、农村老饭桌、农村幸福院、残疾人托创中心等,妥善安置617名建档立卡特殊人群,解决其衣、食、住、行、医等问题。建立“一认定双保障多兜底”机制,对兜底户落实政策和产业双保障,确保不致贫、不返贫。

针对贫困重度残疾人无业可扶、无力脱贫难题,创新形成“托养+扶贫车间+电商合作社”模式,将残疾人托养与扶贫相结合,建成集残疾人托养、工疗、康复、就业、创业为一体的残疾人托养机构,共托养残疾人208人。配建扶贫车间,引进人造花厂、纸箱厂、花灯制作等项目,因人施策安置就业143名,年收入3000元至11万元不等。创新助残的经验和做法被中残联总结为“隆德模式”向全国推广。

《路》 (3).jpg

5

建立防返贫预警监测长效机制

今年是“十四五”发展规划开局之年,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起步之年。隆德县坚持“四个不摘”,紧盯“两类人群”和低保户、五保户及因病因灾导致收入骤减支出骤增等易返贫致贫人口,建立了村组日常监测、乡镇研判预警和县级调度帮扶三级监测预警体系,织密行业部门横向协同监测、县乡村纵向精准帮扶防贫网,实施常态化监测和精准帮扶,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聚焦收入情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等指标,紧盯因病、因学、因重大灾害、因突发事件以及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等易返贫致贫关键因素,按照“缺什么补什么”“什么弱补什么”的原则,侧重产业就业增收、激发内生动力、社会综合保障、金融信贷支持,充分发挥“内外因”动力,对全县所有农户进行全覆盖网格化监测,精准化帮扶,确保脱贫群众持续稳定脱贫不返贫,边缘人群提升生活质量不致贫。

《农家乐》 (2).jpg

成立监测预警队伍,建立网格化监测预警体系,确保不落一户、不落一人。“以乡镇为单位建立一个总网格,由包乡镇县级领导担任网格长;每个乡镇建立1个~2个一级网格,由乡镇党委书记和乡镇长分别担任一级网格员;每个行政村建立1个二级网格,由包村乡镇领导担任二级网格员;各村农户按照区域分成若干个三级网格,由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村组干部等分别担任三级网格员。”隆德县扶贫办主任辛学发介绍,全县共设立16个网格长、25个一级网格员、90个二级网格员、1450个三级网格员,实时监测农户30603户。

划定预警红线,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及收入支出、饮水安全、社会保障等10项30个指标开展常态化监测,对进入预警红线的农户,及时纳入帮扶范围,全面落实产业、就业、社会保障等帮扶政策,同时跟踪监测帮扶成效,确保全部消除预警风险,亮起“绿灯”。

网格员围绕预警项目指标,对网格内农户进行日常监测,并对监测发现有预警风险的农户,按照预警类型如实登记,经村、镇汇总核实,按类别向相关职能部门交办任务,制定帮扶措施,确保脱贫群众不返贫,边缘人群不致贫。

“今年以来,共排查8类12项373条问题,涉及患大病、劳动力丧失、应保未保、孩子上学、贷款逾期、家庭收入骤减、支出剧增、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6000、未办残疾证、患慢性病等农户373户。”辛学发介绍,目前,已按照“任务到部门、责任到人”的原则,建立了监测台账和预警风险消除工作任务清单。各行业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采取措施,落实工作责任,所有预警信息已全部高质量消除。(宁夏日报记者 剡文鑫/文 隆德县委宣传部供图)

网络传播29060158 宁新备003号
Copyright © 2006 - 2024 NXT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