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利率时代”昭示了我们什么

财经新闻 2010-06-18 09:11 中华工商时报

  南非世界杯正在上演。

  虽然没有中国队参战,但仍不减中国人跟着凑热闹的热情,眼巴巴地看别人激情四射,用充分感受世界杯的足球快乐来安慰自己,从某种角度来看,我们是在用世界杯这一剂麻药来麻醉自己。

  从2008年底的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可以说,和财经有关的话题已成为中国老百姓的日常话题,次贷危机、经济刺激计划、产业振兴计划、宏观调控、4万亿、CPI、PPI、3%的警戒线、管理好通胀预期、调结构、扩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资产泡沫、加息、工业增加值、物价指数等等,几乎每个人都要成经济学家一样,这些话题的反复周转,不能不说实在是枯燥乏味,而在这样一个完全被这些财经语汇填满人们生活的日子里,南非世界杯来了,这剂麻药也是人们需要的。

  但麻药是有时间限定的,药劲一过,一切照旧。其实很多问题你是想回避也回避不了的。虽然笔者也在每日点灯熬油看世界杯,但现实的财经话题还得说,因为我们绕不过去。

  南非世界杯揭幕的当天,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5月份的经济数据,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1%,这是19个月来CPI创造的最高涨幅,并首次突破3%警戒线。从宏观经济的各项指标总体表现来看,基本良好。

  但CPI突破3%,不知是人们欣然接受,还是被世界杯给麻醉了,数据公布之后,完全没有象此前人们所担心的,突破3%有多么可怕。但有一点是明确的,3.1%已表明中国已进入通胀时代,但此前人们对通胀的担忧正在转向对“增长担忧”,尤其是输入性通胀的压力在不断减缓,这主要体现在受欧元危机的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呈现跌势,所以在很多学者看来,通胀本身不仅温和,而是可控的,同时又可能在未来通胀预期压力在CPI突破3%之后反而减缓。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宏观经济的未来很乐观呢?

  显然不能,在笔者看来宏观经济显得更加复杂。这就是此前笔者在“志勇观察”中反复提及的,对宏观经济的决策,既要果断,同时更需要充满智慧。

  也就是在国家统计局公布5月份经济数据之前,G20峰会之后,央行再次重申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去年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还有一半是要在今年消化掉,所以在笔者看来,3.1%将不是今年CPI的最高点,但如果宏观经济总体态势没有大的起伏的话,即使高过3.5%,发生恶性通胀的可能也不大。

  从目前来看,通胀温和可控已明显。但有一个问题确实需要“精心观望”,那就是加息问题。5月份的经济数据公布之后,现在普遍认为加息的可能性很小,此前对加息的判断大都来自是否突破3%警戒线,但由于我国经济出现放缓,同时货币政策调整后需要半年或一年后才见效,所以加息已不是主要问题了。

  但我们应该看到,一个新的问题在产生,3.1%,再一次提醒我们,因为超过当前一年期固定存款2.25%的利率,目前已连续4个月为“负利率”,这表面“负利率时代”已全面到来。

  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对于经历过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两次恶性通货膨胀的人来说,负利率不会是一个轻松的话题。虽然现在我国不会出现恶性通货膨胀,但负利率显然不是健康的货币表现。

  据数据显示,5月份银行人民币存款虽增加1.08万亿,但同比少增2528亿元,增速正在趋缓。显然这是受负利率影响,一些居民的储蓄热情正逐渐降低。如以3万元定期存款为例,其实际存款利率将在负0.5%至负1%之间波动,那么一年下来,储户可能会产生上百元的损失。

  老百姓的存款在“负利率时代”最直接的结果,是显而易见,那就是百姓的财富在缩水。尤其是中低收入群体,大都还是喜欢把钱存到银行,但把钱存在银行正在不断贬值,这使得很多人显得很无奈,投资和消费又都不敢,对自身财富的重新配置也就无法实现。

  负利率时代所传达出的经济信号以及负利率可能对未来宏观经济产生的影响应引起高度的重视。一方面容易加剧通胀预期,同时会使资产泡沫进一步加剧,另一方面对中低收入人群的利益其实是一种变相盘剥。两个方面的叠加对整体经济将更不利。但如提升利率,又有可能伤及实体经济并诱发热钱流入,这使得加息变得更加复杂更需权衡利弊。

  笔者认为,针对负利率时代,中低收入群体仍要保持银行存款是其主要的拥有形式,不能盲目投资,负利率所造成的损失,就当为国家买单和做贡献了。同时要有足够的“负利率时代”过渡期的心理准备。当然,笔者期待负利率的尽快结束,使得货币政策尽快步入健康的轨道。

  负利率时代的足够准备,现在看来对中国经济和老百姓都显得很非常重要。(志勇)

网络传播29060158 宁新备003号
Copyright © 2006 - 2024 NXT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