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别陷入6个误区 8大征兆预示急性心梗

生活资讯 2019-09-16 15:19 人民网-人民健康网

编者按: “身体健康是革命的本钱”,但是,在繁忙的生活中,大家往往是忙于工作,急于应酬,却忽略了身体健康这块风水宝地。其实,平时稍加注意,提早预防,健康就在我们身边。人民健康网推出《“健”识早知道》专栏,专为你收集整理平时忽略的健康知识,做您的健康智库,同您一起将健康进行到底!

脂肪肝,别陷入六个误区

误区一:脂肪肝不痛不痒,就不用管。

脂肪肝主要分两大类: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这个疾病看似简单,实际发病率不断提高,而且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

轻度脂肪肝并不是指程度“轻”,而是比较容易治愈的阶段。理论上,单纯性脂肪肝去除病因后,可完全恢复正常,即使到了脂肪性肝炎阶段,病变肝脏也能通过积极治疗得到完全逆转。但如果不予重视,当出现肝区疼痛、恶心呕吐时,脂肪肝已相当严重,比如肝硬化阶段。此时,病变肝脏再也不能恢复正常。

因此,发现脂肪肝后应尽早进行治疗,切不可掉以轻心。长期忽视治疗,到最后不仅会引发肝硬化,还会引起肥胖,高血脂、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诱发脂肪性肝纤维化等,甚至出现肝细胞癌。

脂肪肝患者如果合理饮食、运动、作息,可以治愈单纯性脂肪肝。对于较为严重的,合理的生活习惯也能够帮助减轻症状。

误区二:脂肪肝和糖尿病没有关系。

脂肪肝常常“串通”糖尿病,危害健康。脂肪肝使肝脏功能发生异常,影响身体正常的糖代谢,不能将过高的血糖转化为肝糖原储存起来,使血糖持续处于高水平状态,导致胰岛素抵抗、糖代谢紊乱。糖尿病患者的肝脏脂肪化后,降糖药对血糖的控制能力将减弱,易出现脂代谢异常而形成脂肪肝,脂肪肝又反过来影响血糖控制,造成恶性循环。

误区三:脂肪肝是吃出来的,控制饮食就可以了。

轻度脂肪肝一般不需药物治疗,但若程度较重,就不能单以控制饮食来进行治疗了。平常生活中,脂肪肝患者除了控制饮食,还需注意3点:

1.戒烟、戒酒、戒糖。脂肪肝患者坚决不能碰酒。因为肝脏受损,酒精无法被完全分解,长期存在身体里,不仅破坏肝细胞,还会降低肝脏对脂肪的分解效率,加快脂肪肝的进展。油炸食品含有很多胆固醇,进入身体后会生成脂肪。长期服用这类食品会加重脂肪肝;另一方面,摄入过多糖分,会对肝脏的代谢带来不必要的负担,多余的糖分会转化为脂肪。

2.多吃蔬菜。蔬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成分,对脂肪肝患者而言,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例如,多吃些苦瓜可以促进肝脏对脂肪类物质的分解、代谢和转运,从而保证肝脏内的脂肪能够处于正常范围。

3.注意运动。正如“生命在于运动”,规律运动是脂肪肝极为重要的治疗方式,可增加人体对多余脂肪的消耗,提高身体免疫力。工作日的下午或晚上,大家可以抽出30分钟去跑步或慢跑。平时买菜、做饭、打扫卫生、做家务也是运动,有助于减少肝脏脂肪。周末,患者可以增大运动量。起床后,可以到附近的公园或绿地跑跑步。

误区四:瘦人不会得脂肪肝。

正常人的肝组织含有少量脂肪,如甘油三酯、磷脂、糖脂和胆固醇等,其重量约为肝重量的3%~5%,如果超过5%或50%以上,肝细胞有脂肪变性时,就可称为脂肪肝。既然叫脂肪肝,不少人觉得瘦人离脂肪肝很遥远。但很多20多岁的瘦人体检后发现,自己已是轻度或中度脂肪肝了。

《中国脂肪肝治疗指南(科普版)》显示,我国成人脂肪肝患病率已经达到12.5%~35.4%,平均每3个人中就有1人患脂肪肝,其发病率已经排到肝病的第一位。

肥胖与脂肪肝潜在的因果关联早已为人熟知。但不少医生发现,很多西方人看着胖,但并没有脂肪肝;而不少中国人看着瘦,肝脏却已被脂肪包围。原因可能是,西方人多为全身性肥胖,胖得“明显”,而中国人胖得“含蓄”,多为臀腹部肥胖,也称中心型肥胖,是内脏脂肪过多的表现。中国男性腰围超过85厘米、女性超过80厘米就可判断为中心型肥胖,尤其应警惕脂肪肝等疾病的发病可能。

门诊中,不少脂肪肝患者的年龄还不到20岁,这与大鱼大肉的饮食、过量饮酒、不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关。

误区五:有了脂肪肝就得服用降血脂药物。

生病就要吃药,好像是个亘古不变的道理。其实,有些疾病只需要人们平时生活中多加注意,就可有效治愈。脂肪肝就是其中之一。只要肝功能正常、各项指标达到标准水平,轻度脂肪肝患者不需要进行药物治疗。患者只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方式。

营养治疗也是治愈脂肪肝的关键,可以将身体内脂类物质控制在正常生理范围内,同时纠正营养不良等问题。

此外,保持情绪稳定。中医上讲,肝主疏泄,好情绪能保证肝脏的气血畅通。对于脂肪肝患者而言,想要尽快治愈,需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避免肝气郁结,造成二次伤害。

误区六:肥胖型脂肪肝患者吃水果,多多益善。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病因主要是肥胖,肥胖也是代谢综合征的重要危险因素,肥胖型脂肪肝患者本身血糖控制可能不甚理想,加上肝脏有问题,更加影响正常糖代谢。新鲜水果富含水分、维生素、纤维素和矿物质,经常食用有益于健康,但并非越多越好。水果含有一定的糖类,长期摄入过多可导致血糖、血脂升高,加重肥胖。对素食者而言,蛋白质摄入量不足,易导致脂蛋白合成减少,肝细胞脂肪转运障碍,反而诱发或加重脂肪肝。

即使吃水果,最好选用苹果、梨等含糖量低的水果,且摄入量不能太多,必要时以萝卜、黄瓜、西红柿等蔬菜代替;尽量在餐前或两餐之间饥饿时进食水果,以减少正餐。同理,适量饮用富含蛋白质和钙的牛奶有益健康,但是睡前一杯牛奶易导致热量过剩,不适合肥胖型脂肪肝患者。

需要提醒的是,上班族和经常应酬、熬夜的人最好每年做个体检,注重肝功能检查和B超检查。肝功能检查对于肝病患者来说非常重要,包括血清酶、血清胆红素以及血清胆碱酶等,主要是判断脂肪肝的发展程度。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B超、CT、磁共振成像,检查脂肪肝患者的肝脏是否发生变化。其中,B超检查经济、准确、无创伤、迅速,对脂肪肝患者的诊断率达95%。

八大征兆预示心梗

1.突然剧烈胸痛或胸部憋闷,或疼痛时间超过15分钟。

2.出现心慌、气短、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等。

3.出现原因不明的胸背疼、肩颈胳膊疼。疼痛的发作特点常常是今天脖子疼,第二天改成了下巴疼;或是今天疼,第二天又不疼了。出现这种疼痛转移的现象,一定要引起注意,去医院就诊。

4.胃疼。患有肥胖症、三高且平时没有上腹部不适的患者,如果出现胃疼要高度警惕,冠心病、心绞痛或急性心梗有时也表现为胃部有烧灼感。

5.牙疼。出现很短时间的牙疼,通常持续3分钟左右,并在1周内反复发作,需要引起注意。此外,类似一骑车牙就疼,停下后不疼了,再骑的时候又开始疼,这种情况也不要忽视。

6.焦虑失眠。从来没有失眠经历,或是没发生什么刺激、焦虑的事情却毫无缘由地焦虑时,可能是心梗信号。这种失眠不像普通失眠那样睡不着,而是半夜忽然无征兆地惊醒,感觉思绪像万马奔腾控制不住,或是涌现出无法解释的恐惧感。

7.心跳加剧。如果在没有任何诱因的前提下,忽然发现自己无缘无故心跳加速,持续时间在1分钟到10分钟之间,且常在体力活动、情绪激动或过度饱餐后出现,这可能是身体发出的心梗提示。

8.如果感觉疲劳头晕,休息之后也不能缓解,要提高警惕。

这些症状可能是肺癌

杵状指:部分肺癌患者有杵状指,这是缺氧的表现,即手指与脚趾的第一节变得肥大,指甲也会突起变弯,且常伴有疼痛,应提高警惕。

腹部不适:部分癌症患者,特别是合并骨转移的患者,容易出现血钙水平升高。血液中过多的钙会导致腹痛、便秘、口渴、食欲不振等。

精神问题:丹麦一项研究发现,小细胞肺癌患者在确诊前因焦虑、抑郁等看精神科的几率较高。这可能是因为癌症影响免疫系统或激素水平,进而导致思维混乱、抑郁等。

肩背部疼痛:肺尖肿瘤综合征是由于肺上部的肿瘤生长侵犯了脊柱、脊椎、肋骨等处所致的症状。由于这些肿瘤长的部位特殊,所以较少影响呼吸系统,但会使肩胛骨、背部、手臂等处感到疼痛。

疲劳:肺癌会导致贫血,使身体组织因缺氧而乏力。

平衡变差:肺癌容易出现脑转移,有些小细胞肺癌患者会出现免疫系统攻击神经的情况,进而影响到肌肉运作,使患者出现坐时无法起身或站起来后不稳等。

体重变化:部分小细胞肺癌患者伴有库欣综合征,导致皮质醇含量增高,液体潴留、体重增加。相反,高钙血症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则会使患者食欲不佳,日渐消瘦。

男性乳房发育:大细胞肺癌可破坏激素平衡并导致男性乳房肿胀。

头痛:肺癌脑转移后,肿瘤可能压迫上腔静脉,导致颅内压增高,患者会感觉头痛,甚至可能昏倒。高钙血症也会使患者头痛欲裂。

心脏问题:高钙血症和贫血都会造成心跳过速或心律失常等症状。尤其是高钙血症,可导致昏迷或心脏病发作,严重的贫血也会引发胸痛和呼吸急促等。

浮肿:因脑转移造成上腔静脉受压时,颈部、手臂、面部可能会浮肿,胸部可能看到蓝红色的血管。

血栓:肺癌患者容易在腿部或手臂出现深静脉血栓,继而引发局部水肿;肺部出现肺栓塞会导致呼吸困难。这可能是癌症诱发炎症引起凝血或是肿瘤本身的化学物质所致。

6个原因或触发心脏病

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的心脏病专家尼采·戈德堡认为,如果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或牛皮癣性关节炎)病史,那么你更有可能发作心脏病。怀孕期间患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女性,心脏病发作的风险相对更高。

外界环境寒冷。美国加州橙县海岸纪念医院心脏和血管疾病研究所的心脏病专家桑吉夫·帕特尔解释说,气温明显降低之所以会导致心脏病发作,是因为当天气寒冷时,身体会试图保存其核心区域的热量,不让热量“逃离”身体,包括动脉在内的身体血管会因此主动收缩,使管腔变得狭窄,增加心脏病发作风险。

开始一种新的锻炼方案。坚持锻炼是值得提倡的,但要注意锻炼方法。如果你是个习惯久坐的人,直接进入高强度运动,很可能导致心脏病发作,因此需要做足准备工作,再慢慢开始。事实上,任何一种大的、突然的变化都会引发心脏病,老年人甚至可能由于过度性生活导致。

癌症。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心脏病和癌症间存在相关性。某些癌症治疗方法(如胸部放疗)会增加患冠心病的风险。治疗癌症的药物,如阿霉素和赫塞汀也会增加心力衰竭的风险。

空气质量差。长期暴露在恶劣空气中会增加心脏病发作的风险。此外,生活在空气质量较差地区的人,外出活动的机会减少,也会增加心脏病发作的可能。

腿部持续抽筋。平时腿抽筋,绝大部分都是良性的。但如果每次在短距离行走时,你都会有抽筋感,坐下来有所缓解,可能说明这是外周动脉疾病(PAD)导致的。它意味着,你的血管可能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或者外周动脉狭窄和阻塞。若不及时治疗,外周动脉疾病就可能在未来引发冠心病。(人民健康网综合自生命时报)

网络传播29060158 宁新备003号
Copyright © 2006 - 2024 NXTV.CN